
你是打電腦遊戲長大的嗎?不管是在家搶電腦,還是跟同學一起去打咖,PC 遊戲佔了很多人回憶中美好的一部分🥰,只可惜電腦這麼大一台,要玩只能端端正正地坐好。幸好這幾年有一個神秘流派出現 – PC 掌機,把一整台電腦塞進這個小小的掌機殼裡面,讓你可以把 PC 遊戲庫收入掌中...只是 Windows 這個作業系統本來是 for 桌機,這次 ROG 跟 Xbox 合作推出的 ROG Xbox Ally X,就是要讓掌機跟 Windows 變成麻吉麻,至於為什麼掌機長了兩隻腳🏃🏿➡️,就請你繼續看下去啦

掌機長腳:握起來穩,操控更得心應手
ROG Xbox Ally X 新掌機除了挑戰名字更難念(X),也挑戰掌機的外觀(O),第一次看到機身兩邊的兩條手把長腳腳,設計超衝擊 😮,想說這樣真的有比較好用?還真的有!以往的掌機為了維持輕薄,設計通常相對平面,即使想做人體工學優化,也只能做出一點點微凸;但ROG Xbox Ally X 這次直接把手把的兩隻「腳」做出來,握把更符合人體工學,外型上就像把 Xbox 手把嵌入了掌機

▲跟初代 ROG Ally 比較手把大小

▲新手把握起來很貼合
實際握在手上,你就會發現那種超穩、超貼合的感覺,讓人瞬間被說服。這種設計讓你就算打 Game 打久了,不會有那種要掉要掉的感覺,握起來更省力

雖然握把強化了變更大,但它的整體大小仍然保持在可以塞進初代 ROG Ally 收納袋的尺寸,省一個收納袋錢,幸福就是這麼突然!當然,這代也推出了全新的ROG Xbox Ally ( 二合一 ) 收納保護包,升級成防水硬殼,還有可拆卸的配件袋專門用於攜帶 65W 充電變壓器,帶出門更萬無一失啦

在外觀風格上,ROG Xbox Ally X 改走黑色系,相比 Ally 一代的「白帥小生」外表,它呈現出「溫暖壯漢」的穩重感。沿用了 Xbox 手把蘑菇頭一上一下的非對稱排法,PC 玩家平常如果用 Xbox 手把玩遊戲,一握馬上就上手了

這次的握把表面紋理也經過重新設計,能夠讓你激烈操作時,抓得更穩、更省力,聽起來一切都很合理,直到我把它拿到微距鏡頭下一拍,原來所謂的「紋路」,其實是一排一排的「ROG」微印文字,另外,翻到正面在按鍵的四周也有 Xbox 品牌跟 ROG 的混合字體排字,這設計既合理又讓人意想不到的恰到好處,功能性與品牌信仰都顧到了 😎


除了握把,在扳機鍵的設計上也有進化,ROG Xbox Ally X 在左右扳機鍵內部都加入了獨立的震動馬達,例如在《極限競速 地平線 5》中,扳機就會跟引擎節奏呼應,發出跟機身不同的震動,讓加速更有臨場感和沉浸氛圍


介面大翻新:開機就是 Xbox 全螢幕體驗、輸入用搖桿解決
ROG Xbox Ally X 介面這次大翻新,找來 Xbox 一起從根本解決 Windows 的痛點,讓 Windows 掌機跟 Xbox 這類的遊戲家機一樣,變成更單純、直覺的「開機 -> 開遊戲 -> 開始玩」。Xbox 全螢幕體驗,把遊戲庫通通整合起來,讓你可以快速存取 Xbox Game Pass,跟其他主要遊戲平台,像是 Steam 和 Epic Games,所有已安裝的遊戲,全部集中在一個簡單的介面,畢竟跨平台下載一堆遊戲,就是用 Windows 掌機的醍醐味 🥳

▲記憶體用量比較(左:Windows 桌面,右:Xbox 全螢幕體驗)
你可能以為,這不就是「做一個介面壓在 Windows 上」嗎?不對喔,Xbox 全螢幕體驗是直接把那些進到 Windows 才需要用到的程式,預設不載入,讓掌機有限的資源可以只用在跑遊戲,最小化背景活動,加上延遲非必要的任務,來提升遊戲效能,最高可以省下幾乎 2GB 的記憶體

全新的 ROG Xbox Ally X 現在輸入全程都可以用搖桿和按鍵操作,不論登入時輸 PIN 碼、處理系統使用者帳戶控制(UAC)彈出來的視窗,還是基本的介面導航都沒問題,不會只能戳觸控螢幕解決


新增的 Xbox 按鈕,短按可以叫出強化版的 Game Bar 快捷選單,讓你快速切換遊戲、瀏覽遊戲庫或存取設定,如果需要快速切換或關閉應用程式,長按 Xbox 按鈕可以進入類似手機任務中心的介面,讓你快速切換不同的任務,也可以按鍵一鍵關閉遊戲或程式,反應比 Alt + F4 還快

▲控制中心選單全面更新
控制中心按鈕除了跟視圖鍵上下互調有點神秘 😶🌫️,叫出來的控制中心選單全面升級,現在調整性能模式不用再一個一個切換到底,直接點要的模式就可以切過去了,其他亮度、音量、截圖、螢幕錄影功能這邊都有,不用進設定慢慢點
ROG Xbox Ally X 在不插電的情況下,預設最高 TDP 是 25W。如果想要更高的性能,也可以到 Armoury Crate SE 把手動模式的功耗調整到 35W,甚至更高的 Boost 瓦數

性能進化:新 AMD Ryzen™ AI Z2 Extreme 晶片,給你掌機想要的低耗電高效能
掌機空間小,但續航需求高的特性,讓它天生需要在釋放性能跟節省電量上,做出完美的平衡,才不會大遊戲跑不動,小遊戲跑不久。ROG 選擇在這次的新機上搭載全新的 AMD Ryzen™ AI Z2 Extreme 處理器,基底是 Ryzen™ AI 9 HX 370,因應需要省電的特性,只留下了 3 個 Zen 5 核心加上 5 個 Zen 5c 核心,說它是「閹割版」它確實是,但就算在掌機的功耗限制下,新晶片的表現也沒有在客氣

首先《Cinebench R23》CPU 跑分,因為換上了新架構 Zen 5 的進步,相比初代 Ally 用的 Z1 Extreme,單核性能的提升幅度很大,對於遊戲的流暢度更有幫助,多核上因為 5 顆核心是 Zen 5c,所以在跑分上差異不大

用《Steel Nomad Light》GPU 跑分,16 個計算單元的 RDNA 3.5 內顯,分數相比初代 Ally 也提升 17%

不過,Xbox Ally X 最亮眼的不是極限跑分,而是能效比。實際跑遊戲《霍格華茲的傳承》,Xbox Ally X 在插電的極速模式下,遊戲張數比上代多出約 22%,最猛的是靜音模式從「幻燈片」變成了穩穩過 30fps,平均有 35fps
新的 AI Z2 Extreme 晶片優化了中低功耗段的表現,讓它在低一階效能模式下的幀率,就能達到初代 ROG Ally 在極速模式下的表現,代表你可以用更少的電玩更久,這就是掌機最想要的 ⚡

對於掌機來說,散熱和舒適度超級重要,畢竟兩隻手都緊緊握著機身,ROG Xbox Ally X 在散熱上表現得非常冷靜,使用雙風扇散熱系統,讓你在長時間遊戲時,機身不會摸起來燙手。即使在玩高負載的 3A 遊戲時,風扇的噪音也不大。例如,在 25W 極速模式下,風扇噪音只有 27 分貝,比上代更安靜。玩中低負載遊戲(13W/17W 功耗)時,你幾乎聽不到風扇聲
你是 PC 玩家就知道,新遊戲對圖形記憶體的需求越來越高。因為掌機的內顯需要跟系統共享記憶體,所以記憶體的速度和容量都至關重要。ROG Xbox Ally X 直接配備了 24GB LPDDR5X 記憶體,搞不好比有些人的電競筆電還多,時脈還高達 8,000MT/s,預設會分配 8GB 給內顯,確保遊戲在處理高解析度紋理時有足夠的資源

續航持久:電池加兩倍,耗電變更少
掌機最有優勢的地方,就是方便攜帶,跟不用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面玩遊戲,但這一切都需要它有強大的續航,不然一旦沒電,就變成一塊沒有作用的磚頭,搭飛機的快樂遊戲時間就變成發呆時間了怎麼行
ROG Xbox Ally X 比起初代 ROG Ally,電池容量就多了一倍,是 80Wh 的電池,雖然 ROG Xbox Ally X 的重量達到了 715g,比初代 ROG Ally 的 608g 重了 100 多克,但這份量的增加,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續航力提升

▲fps 比較《霍格華茲的傳承》(左:ROG Ally 極速模式,右:ROG Xbox Ally X 效能模式)
這就是新的 AMD Ryzen™ AI Z2 Extreme 處理器發揮作用的地方,新晶片在低功耗模式下的能效比表現非常優秀,不插電下新機開性能模式,就能達到初代 Ally 使用極速模式的遊戲張數(50fps)。代表你可以用更少耗電得到一樣的效能,還能玩得更久

實測遊戲續航,能效提升直接反映在實際的遊玩時間上,玩像《霍格華茲的傳承》這類 3A 大作,續航時間可以達到兩倍;如果是玩《空洞騎士:絲綢之歌》這類 2D 遊戲,新機可以跑快 5 小時;傳統測項 YouTube 播放影片,ROG Xbox Ally X 也比 ROG Ally 多超過兩倍的時間,電量大增跟新晶片的優勢疊加起來才有這麼顯著的提升

用新機隨附支援 PD 快充的 65W Type-C 變壓器,41 分鐘可以充一半的電,充滿電大概需要 2 小時左右

仔細看螢幕也有考慮到人體工學設計,向上傾斜跟向下的手把成一個 X 形交叉,因為如果螢幕做平,就會跟著手把朝下擺,這樣人也要跟著往下看,看起來會很不舒服。透過將螢幕角度向上傾斜,跟一般自然視線保持一致,就不用手跟頭往下壓,打 GAME 才不會肩頸痠痛要看醫生 🧑⚕️

ROG Xbox Ally X 螢幕規格跟初代 Ally 基礎是一樣的,7 吋 IPS 觸控螢幕、1920 x 1080 解析度,跟 500 nits 的峰值亮度。高亮度確保你在光線較亮例如戶外,也能清楚看到畫面。支援 120Hz 高更新率,還有 VRR 可變更新率(AMD FreeSync™ Premium)技術,確保畫面不會出現撕裂和卡頓現象,讓動作保持流暢
掌機上面是雙喇叭,前置擺放,加上智慧放大器技術跟 Dolby Atmos 音場模擬,在打遊戲的時候,有時候會聽到一些細節背景聲音跑出來,就會覺得欸音效,有在認真喔,沉浸感就是這樣堆疊出來的 😤

價格:平價機種跟折扣給你更多選擇
ROG Xbox Ally X 這次定價是 $29,999,但一開賣通路的實際售價是 $27,999,接近標準 Windows 掌機的市場價格,基於各方面都有升級的開價,這一次也有針對不同使用者推出不同的機種

ROG Xbox Ally X 適合重度掌機玩家,3A 遊戲加上超解析目標 60fps 順跑,如果你鎖定的是一般掌機 30fps,也可以考慮 ROG Xbox Ally,一樣有 Xbox 手把外型,一樣有全新的 Xbox 全螢幕體驗,而且是白色機(白色廚狂喜 ✨),但定位是 720p 解析度跑遊戲流暢,因為使用的處理器是簡化版 AMD Ryzen™ Z2 A 處理器(4 核心 8 執行緒,Zen 2 架構)適合用來打獨立小品遊戲或要求不高的遊戲

我們手上的初代 ROG Ally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儲存空間擴充性,是用小尺寸的 2230 SSD,市場選擇少,新的 ROG Xbox Ally X 用的是標準一般筆電都在用的 M.2 2280 尺寸 SSD,想升級大空間更容易
最後雖然 ROG Xbox Ally X 沒有跟 ROG Ally 一樣保留 XG Mobile 外接孔,但它有更通用的 USB 4 孔,可以連接新版 XG Mobile 外接顯卡,Zen 5 CPU 加 RTX 5090 筆電 GPU,跑起來跟電競筆電基本沒有差別了 🙂↔️

結論:更好的 Windows 掌機
簡單幫你整理,ROG Xbox Ally X 這次的進化:換了新晶片,改得更好握,介面大更新,續航也有加。回到那個大家都在問的問題:它是 Xbox? 可能不是,畢竟它底下跑的還是完整的 Windows 11,擁有 PC 遊戲的所有自由彈性。但它絕對是一台更好的 Windows 掌機,ROG Xbox Ally X 成功結合了 Xbox 的「簡單、無縫、效能好」體驗,跟 Windows 的彈性還有遊戲庫優勢
如果你一整天都對著電腦工作,看到螢幕就會怕,那你可以試試看買一台掌機,換個環境玩遊戲,真的很不錯,同時它又保有一般電腦 Windows 的特性,不是遊戲掌機綁死的,可以外接你想要的裝置,可以接上你有的螢幕,使用自由限制少,最主要遊戲平台多,才不會被一片 $2,000 的遊戲嚇跑啦 👻
現在 ROG Xbox Ally 系列也有推出舊換新活動,回收指定電競掌機,登錄送「 NT$1,500 電子禮券」,舊換新最高回饋現金 NT$9,200,了解更多:ROG Xbox Ally X
🌟電獺少女也有 TikTok 了!各類 App 使用密技、即時科技大事、第一手產品把玩心得全都在電獺少女 TikTok 就差你沒關注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