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聯邦陪審團近日裁定 Google 因在近億名用戶關閉追蹤功能後,仍持續蒐集相關資料,因侵犯用戶的隱私權而必須支付 4.25 億美元,也就是約新台幣 131.7 億元的賠償金,這起判決震撼全球科技業,也再次將數位隱私推上風口浪尖,究竟事情的來龍去脈為何,小編帶你繼續看!
案件原委
訴訟最早可追溯至 2020 年 7 月,原告用戶們指出,即使使用者在 Google 帳號中關閉網路及應用程式活動功能,Google 仍透過 Uber、Venmo 以及 Instagram 等第三方應用程式,持續蒐集、保存並使用行動裝置的數據,原告用戶們強調,這不僅違反了 Google 對外公開的隱私承諾,也讓數千萬用戶在不知情下,個人資料被長期利用!
集體訴訟 賠償金縮減
此案於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審理,由於涵蓋範圍高達 9,800 萬名 Google 用戶與 1.74 億台裝置,因此聯邦地區法官認定該案件符合集體訴訟條件,如此龐大的受影響群體,也讓這場訴訟成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隱私爭議之一!原告團體最初求償超過 310 億美元,但就在今天稍早陪審團最終判定三項隱私侵害指控中,Google 僅在其中兩項被判有責任,因此僅需支付 4.25 億美元,同時,陪審團認為 Google 並非惡意的行為,因此不需支付額外的懲罰性賠償,也讓本案裁決再次引起大眾的關注
是贏還是輸?Google 回應
Google 發言人已證實裁決結果,也堅稱公司沒有不當行為,並表示將持續維護用戶隱私與服務品質,至於是否會上訴,目前尚未有明確表態,對 Google 來說,這不只是金錢損失,更是一次公信力的重大挑戰,即便縮減賠償金、被認定是非惡意行為,但終究是讓用戶在隱私維護上打了一個問號><
用戶與產業影響
這起案件影響範圍真的蠻大的,對我們一般使用者來說最大的疑問就是之後關掉了追蹤,資料真的就安全了嗎?在數位廣告與 AI 技術快速成長的背景下,用戶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資產,這起裁決將可能帶動全球更多對科技巨頭的監管與訴訟,也許會有一些灰色地帶,但相信也更能喚起民眾重新思考便利與隱私之間的平衡!獺友們也有關注相關議題嗎?趕快留言跟我說你的想法~
🌟電獺少女也有 TikTok 了!各類 App 使用密技、即時科技大事、第一手產品把玩心得全都在電獺少女 TikTok 就差你沒關注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