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
誰也是身體不舒服時先問 Google 再說

雖然知道有病要看醫生,但每次身體不舒服的時候,都還是會忍不住先 Google 一下自己的病徵(雖然通常都是 Google 完反而更擔心就是了),Google 當然也發現全球用戶很習慣在 Google 後面搜尋與健康有關的訊息,和健康相關的搜尋甚至是以億為單位的,可見大家真的很常問 Google 健康問題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為此,Google Cloud 與 Google Health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,共同開發了一款 AI 模型,能更妥善地預測常見慢性疾病,要替糖尿病的患者,提供更有效的預防醫療流程(下圖左至右為 Google Health 健康策略解決方案總經理  Amy McDonough、Google Cloud 北亞區董事總經理李孔源、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、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)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(圖片來源:Google Cloud 提供)

慢性病對臺灣人口的影響

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,癌症和慢性病在全球影響甚鉅,而以臺灣來說,糖尿病就影響了 13% 的成年人口,而每四位台灣人,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。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因素很多,除了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會有影響之外,例外,像是生活型態(如:抽菸、喝酒、飲食)也有可能導致三高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全國首例的合作

透過與 Google Cloud 和 Google Health 的攜手合作,便能運用 Google Cloud 的 AI 技術、雲端運算,還有數據分析能力,開發 AI-on-DM(AI on Diabetes Melitus),意即「糖尿病人工智慧」,進一步擴大感善三高的問題,協助政府落實「健康臺灣」的政策目標

進一步細看合作關鍵,這次健保署與 Google 這次合作的目標包含:(1)發展全新數位照護模式,讓全臺灣的疾病管理進行轉型(2)運用 Google AI 技術,提升疾病風險偵測能力、改善病患管理與照護品質(3)透過全民健康計畫,協助解決台灣非傳染性疾病的盛行率

具體是如何運作的?

健保署將採用 Google 替複雜的醫療業打造的 MedLM 模型系列,並在 Vetex AI 平台上建置、訓練,和測試客製化的生成式 AI 大型語言模型,來提前預測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風險,並落實「分級醫療」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依照 AI 預測的結果,以及罹病後的關鍵指標(如:總住院率、死亡率、醫療費用等等),再導入家醫大平台,依照風險,來給予「六種燈號」的分級,接著再根據每種不同程度分級,將病患分流至診所、地區醫院、區域醫院、醫學中心。目標希望做到主動式的醫療保健,預防疾病的發生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一旦臨床醫師與研究人員,確定健保署客製化模型預測結果的完整性,這些資料將能指導健保署如何將患者轉介到醫療機構,再來進行早期的醫療介入措施,透過與數位醫療解決方案連結的穿戴式裝置,醫師也能夠主動監測並關懷患者的健康數據,提升糖尿病患者的醫療成效

個資會受到影響嗎?

而上述所提及的資料,都會被匿名化之後,才會進到雲端運算的流程。在健保署模型中用到的所有資料和工作負載,全數都會經過匿名化處理,並儲存在 Google 位於彰化縣的資料中心

小結

這次健保署與 Google 合作,首將重點放在第二型糖尿病,是因為該疾病是臺灣最常見,且醫療成本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。至於 AI 模型預計完成的時間,今天在活動上並未詳細點明,不過可確定的是家醫大平台已經在建置中,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就會正式上線

出門|Google 攜手健保署開發 AI 模型,替糖尿病患者打造更有效的醫療預測方案

電獺少女 LINE 官方帳號好友募集中!精選每日科技新聞和促咪事件,還有各類 App 的密技心得,就差你沒加!  

Henley

Henley

喜歡喝美式和走路,常會因為奇怪的小事被戳中笑點,想去一百個國家旅行,然後在幾乎不太會下雨的城市定居